http://zh.wikipedia.org/wiki/伊南娜
伊絲塔(Ishtar)是伊南娜的巴比倫名字,詳見伊南娜。基於伊絲塔每年會進入冥界再復活的本質,一般認為英文的復活節(Easter)字源即是Ishtar。
伊絲塔原本就是一個雙面女神,既是豐饒與愛之神,同時也是戰爭女神,一般認為與金星日夜不同的雙面性有關。希臘羅馬神話中則以雅典娜和阿佛羅狄忒分別代表戰爭與愛這兩個面相。
伊南娜(Inanna)亦稱做伊絲塔(Ishtar)、亞斯塔蒂(Astarte)、及維納斯(Venus),是蘇美神話系統裡面的「聖女」,也是金星的代表神,和希臘系統的愛與美之女神阿佛羅狄忒是同一位,在蘇美神話系統裡也被認為與戰爭有關,希臘羅馬系統的阿佛羅狄忒其戰爭地位裡則被雅典娜女神所取代。
Inanna 的名字,可以拆解成 nin(小姐)-an(天、天堂或安努神)-na(的),所以全名就是「天女」或「女的安努神」,與蘇美語中的月神(Nanna)非常接近,有可能在口耳傳說上是同源的,而這個女神的西台名字叫做哈娜哈娜(Hannahanna),Hahhah 在西台語是「母親」的意思。某些傳說中,伊南娜是創造神那姆(Nammu/Namma)的孫女。
伊南娜的形象始終是個少女,雖然是掌管戰爭的女神,但和平的時刻裡也不會休息,每天在路上找年輕的男子交合。蘇美系統的藝術中,伊南娜經常和獅子(力量的象徵)一起出現,代表伊南娜的獅子常常站在兩頭母獅子的背上,西台神話中的賽貝蕾(Cybele)也是以獅子為象徵。伊南娜在楔形文字裡的代號是打結的勾狀蘆葦。
伊南娜的神廟稱做伊安娜神廟(Temple of Eanna ),意思為「天堂之屋」或是「安努神之屋」,烏蘇克(Usurk)城的伊安娜神廟是最大的一間,這裡拜的伊南娜很可能本來是安努神,不過改祭祀女神以後,女祭司就開始以祭祀的名義進行性交。
留言列表